锦绣被她这有些天真的模样逗笑,递上了一杯水。
暖暖接过,喝了一口将鸭肉顺了下去,才说道:“锦绣姑娘诚心相邀,我自然要来,刚才姑娘的舞姿真是倾国倾城啊。”
锦绣听着这赞扬的套话,淡淡地笑道:“姑娘过誉了。”
于文则察觉出锦绣情绪微妙的变化,打圆场说道:“大家都这么熟稔,不必说这些客套话。”
暖暖笑着点头,但是心里想:熟吗?这只是第三次见面,说不定一会儿就要让我买酒了。
然而,事情并没有像暖暖所预料地发展,几支舞过后,锦绣向于文则和暖暖告辞,该她的独奏了。
四周暗了下来,烛光被投身到舞台中央,一架古琴至于中央,锦绣上台后向宾客行礼致意后,台下宾客安静了下来。
琴弦在她手指下仿佛有了生命一样,跳跃着、舞动着,发出最美妙的旋律。
于文则沉醉期间,似乎随着琴声走入了秋日山林之中,看见了山涧中清澈而悠远流水。
一曲毕,众人皆喝彩,于文则甚至站起来鼓掌,就好似这曲子是他所作一般。
接着,一衣着华丽、身材略微发福的中年男子上台,满脸带笑道:“感谢诸位光临今日的晚宴,歌舞已表演完毕,今夜七夕佳节,城内燃放烟花,本店特意为诸位准备了游船,诸位可乘船观赏。”
众人闻言皆起身,有的去楼后的渡头乘船,有的换了桌继续饮酒,还有的揽着歌舞伎上了楼。
一听有烟花,暖暖感到很兴奋,便要出去乘船,于文则自然相陪。
二人上了船,于文则摇着船桨,小船便缓缓驶离淑清楼。
他们背对着酒楼,未见到到岸上锦绣落寞的身影。
锦绣演奏完便去更衣卸妆,之后便去找于文则,却见他与所谓的“妹妹”上了游船,终究是她痴心妄想了,立即用笑脸掩饰了心中的孤寂,转身迎上其他客人的笑脸。
离岸越远,灯光越暗。
“咚”的一声,空中一颗烟花炸开,接着两颗三颗……城中各处好似得到了信号一般,烟花相继点燃,宛如一朵朵绚丽的花朵在空中绽放,整个天空被照亮。
光影交织,令人陶醉。
看着这情景,暖暖只觉得眼熟,她脑中出现一个画面:她站在楼上,看着远处烟花绽放,她身后立有一人,她向后一靠,便跌入那人温暖坚实的臂弯。
记忆与现实交织,她带着期待的眼神看向身后,想知道那人是谁,但见于文则的笑意盈盈后,她立即明白是自己恍惚了,眼中期待的光芒被失落替代,转回头去继续看烟花。
于文则却看到暖暖这一眼是眉目含情,见她转了头,又以为是她羞怯难当。
此时此刻,于文则只觉天上花千树,岸上鱼龙舞,美景良辰,佳人在侧,他心生旖旎,轻轻唤了声:“青妹妹。”
“什么?”暖暖转头看瞥了他一眼。
“在下愿尚公主。”于文则轻松的说,似乎这只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,像一句问候一般简单。
暖暖听了,简直要惊掉了下巴,说道:“开玩笑呢吧!”
于文则见她这态度,急切又认真的说道:“我没开玩笑,当年成王殿下就有意撮合你我二人,我让家父去和殿下提亲,殿下一定会答应。”
见他似乎是认真的,暖暖觉得有些莫名其妙:“你喝多了吧!”
“我没有,我现在很清醒,很认真,这些日子相处,你就没有一点喜欢我?”
暖暖摇摇头:“没有!我们是朋友。”这句话一出口,她只觉得很熟悉,她好像对谁说过,心中微微有些发痛。
“为什么?”于文则追问,在他看来,二人已如此熟稔,接下来的事是顺理成章的。
暖暖冷笑道:“哪儿有为什么?你不是说男女之间也可以有朋友样的情谊吗?你我就是这样,是友谊。”
于文则身子稍稍向她靠近一些:“公主和她们不一样……”
他竟然将她与歌舞伎相比,这句话惹怒了暖暖,于是提起公主的傲气,怒道:“我自然不一样,我与这天下的女子都不一样。”
于文则不知这句话会惹恼她,小心道歉:“是我失言,公主是最好的女子。”
暖暖没了心情,只想快快回去,可她不会划船,也不想和于文则说话,二人陷入了一阵沉默。
于文则突然说道:“你看右边那颗星。”
暖暖顺着他说的方向看过去,于文则快速的在她的左脸颊上亲了一口。
他怎会做出如此卑劣之事,暖暖捂着脸,难以置信的看着他,目光也变得厌恶起来,心中愤恨,呵斥道:“放肆!”
她怒不可遏,豁然起身命,令道:“划回去。”
可起身太猛致使船身摇晃,她没站稳,险些摔倒,于文则立即起身,双手揽住她的腰身:“公主,小心。”
暖暖不想与他有接触,挣扎着想甩开他的手,就在此时,冰绡自另一条船上飞身而来,抓过于文则的胳膊将他扔下水去。
暖暖站立不稳,蹲下身去,冰绡又将她安置到船篷内,并检查了有没有受伤。
万万没想到会发生如此一幕,暖暖心中万分委屈,一口气堵在胸口喘不上来。
冰绡万分担忧,拍着她的后背轻声安慰道:“公主,没事了。”
暖暖浑身颤抖起来,说道:“回家。”
冰绡摇着船向最近的渡口划去,于文则在水里挣扎,口鼻进水,想呼救却发不出声来。
扑打水面的声音立即吸引了周围船上人的目光,自人跳下水来救他。
冰绡掏出一粒石子朝于文则头上弹去,于文则没了声音、也不再挣扎。
冰绡带公主上岸,吹了两短一长的哨声,立刻从黑暗处冒出了两名暗卫来。
暖暖披上了黑色的披风,一名暗卫在前开路,冰绡护着暖暖,另一名暗卫断后。
此时,人们都被河面上的动静吸引了目光,没有人注意到她们这一行人。
四人走小巷回到家中,暖暖立即发起高热来。
舒雁追问发生了何事,冰绡一言不语,只叫来李戊辰诊脉。
原来舒雁一直等在淑清楼外,晚宴闭,宾客散尽也未见公主,殊不知公主已至楼后游船去了。
楼中暗卫见公主独自上了于文则的船,便立即传消息给了冰绡,冰绡赶来找到公主行踪后,驾了船一直跟着公主的船附近。
李戊辰诊完脉后说道:“公主是惊吓过度而引发的高热,宜用温水擦拭身体降温,给公主服一粒安神丸,明日再服两剂归脾汤即可。”
众侍女一阵忙碌,终于将她安顿好。
暖暖躺在榻上,直勾勾的盯着床榻的帷幕。
舒雁跪在脚踏上,带着哭腔说道:“公主,公主,你不要吓我呀,到底发生什么事了?”
“出去,让我自己安静一会。”
“公主……”
暖暖发了脾气:“我说出去!”
舒雁不敢出去,生怕公主再做出什么傻事来,于是站在了屏风后面,小心翼翼的留意里间的动静。
暖暖后悔没有听舒雁的劝阻,她这时才理解舒雁过的“恐给公主带来危险”,指的不是于文则会泄露她的身份而引起危险,而于文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。
船上的事如噩梦一般挥之不去,她不敢想象如果冰绡不来,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。这时她也突然明白了哪些摇晃的厉害的船中发生了什么事。
她越想越怕,用被子将自己全部盖住,蜷起身来,紧紧抱住双腿。
强烈的屈辱感涌上心头,心中后悔、自责又愤恨,可此等事情又不能言说。
冰绡将安神药端来,轻轻摸了一下被子,暖暖被吓的一哆嗦。
“公主,是属下,药好了。”
暖暖接过药一饮而尽,吩咐她道:“今日之事不许对任何人说。”而后又蜷缩进来被子里。
冰绡叮嘱舒雁好好照顾后公主后,便出去了。
次日,淑清楼因藏匿细作被查封,是绣衣卫亲自办案,维扬府衙也无权插手。
此事一出,轰动全城,城内的一众文人雅客收敛了一些时日,生怕自己与细作有过接触,查到自己头上。
六日之后,于文则又来到了知春巷。
暖暖知道了,告诉舒雁将那两坛酒还给他,让他尽快离开。
于文则并不听,从午时等到了傍晚,冰绡气急,拿着酒坛摔在了于文则跟前。
于文则头上缠着布条,那被石子打的伤口还没痊愈,见终于有人理他,赶紧上前说道:“我是来和青妹妹……不,公主,道歉的。那日是我唐突了……我不是有意的。”
冰绡用剑将他抵到墙上,说道:“我不管你是不是皇室宗亲,若此事还有第三人知道,小心你一家老小的性命。”
“你……你……”于文则不信一个小小的侍卫竟敢说出这番话来,但那剑也确确实实的贴在他脖颈处,他不敢多言。
“公主因病已经半月未出门,更不曾与你一起赴宴,记住了吗?”冰绡说完拔出来半截剑。
寒光一闪,于文则心中一惊,但故作镇定,承诺道:“自然不会,是我对不住公主,此次我是来辞行的,请替我转告公主,京中命我去益州公干,不知何时还能再见,请公主珍重。”
“滚!”冰绡言简意赅,收了剑退后一步。
她立即命人打水清洗门庭,看着于文则的背影,恨恨的想:算你命大,别在落到我手里。
当日之事后,冰绡便给叶皓传了消息:只说于文则与公主在淑清楼饮酒后,出门受了风寒,此乃于文则之失,宜尽快将其调离。
叶皓未深究,回想之前的事,恐他再伤害暖暖,便将于文则安排了去益州视察水文。
和于文则同去的还有季萧,他接到密诏,命他益州收药材。
那日,弹到于文则头上的石子差点要了他的命,他被淑清楼的人捞起来后,锦绣为他请了郎中,又照顾了他一夜。
次日一早于文则离开后,绣衣卫便查封了淑清楼。
他自然猜到是此举是为了保护公主,他在住所忧心了几日,不知京中会如何处理他,他还不知道的是绣衣使在他的住外一直在监视他。
奇怪的是,京中送来的旨意,只是命他去益州视察水文,他心中感激叶青留的颜面,想着走之前该给公主道个歉,未料连面都没有见到。
暖暖自然不知道这些事情,自那晚回来后,她病了两日,然后就再没有出过门。
她将叶皓送来的书重新拾起,每日都在书房抄写,有时她会看着一个字、一段文章发呆很久,觉得自己的心空了一块,不知该怎样能填满。